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介绍
一、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介绍:
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选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MBR生化法等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路线,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采用集中控制、主体设备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等特点。
二、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设计依据:
1)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
2)建设方提供的水量、水质参数;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8;
6)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7)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三、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1)预处理:
废水的预处理是整个系统能否有效运行的关键。废水中含有大量易腐化的有机物,必须在进入处理系统前加以拦截,以防止悬浮固体有机质腐化成为溶解性有机质,导致废水CODCr、BOD5浓度升高。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调节、隔油、等。考虑到本工程的水量及水质特点,预处理工艺采用格栅、综合调节相结合的工艺。
(2)二级处理(水解酸化):
废水中污水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中有些物质难以被一般的好氧菌直接利用,其生物降解过程中一般是先通过酶的作用分解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小分子有机物,然后方可被好氧菌直接利用。
(3)生化处理:
接触氧化法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微生物以生物膜形式及悬浮态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具活性污泥及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池内设置立体弹性填料和曝气管路系统,并于曝气管路系统上安装微孔曝气器。弹性填料由拉毛的PP材质的丝条和绞绳制成,呈圆形毛刷状,比表面积大,能附着大量的微生物膜。该填料挂膜快,脱膜容易,运行时丝条对空气泡能起到极好的切割作用,使大气泡切割成小气泡,可增加气液接触面积,促进氧的传递,从而提高处理效果。
(4)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MBR工艺)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也称膜分离活性污泥法。它是利用膜分离设备将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有机物质截留住,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可以分别控制,而难降解的物质在反应器中不断反应、降解。一方面膜截留了反应池中的微生物,使用池中的活性污泥浓度大大增加,使降解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迅速更彻底,另一方面由于膜的高过滤精度,保证了出水清澈透明从而省掉二沉池。因此,膜生物反应器工艺通过膜分离技术大大强化了生物反应器的功能。与传统的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具有生化效率高、抗负荷冲击能力强、出水水质稳定、占地面积小、排泥周期长、易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
四、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特点:
◙ 采用预处理+MBR生化法等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工艺路线,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 处理系统具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适应水质、水量变化的特点;
◙ 采用新型填料,挂膜快,寿命长,处理见效快;
◙ 缺氧-好氧用污泥回流不会发生污泥膨胀,运行管理简便。
◙ 充分考虑二次污染产生的可能性,将其影响降低至最低程度;
◙ 采用集中控制、主体设备自动化运行,易于管理维修,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
五、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工艺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