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力污水处理点击查看
一、微动力污水处理二次污染防治:
1、臭气防治
a、污水站各池体均被密闭,以防臭气外逸。
b、各可能产生异味的池体分别设置空气管进行曝气和好氧消化,从而尽可能减少异味产生。
2、噪声控制
a、系统设施设计在厂区角落,对外界影响小。
b、风机选用低噪声型,本机噪声≤80dB,风机进出口均采用消声器,底座用隔震垫,进出口风管用可挠橡胶软接头等减震降噪措施。
c、确保周围环境噪声 :白天≤60dB,晚上≤ 50dB
3、污泥处理
a、污泥由二沉池排放,大量回至A级生物处理池,从而减少污泥产量。
b、污泥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部分排入污泥池进行重力浓缩和好氧消化分解,从而减少污泥体积,提高污泥稳定性。
c、污泥池内剩余污泥由清洁管理部门定期抽吸外运,从而有效地解决污泥出路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
4、防腐
本设计方案中土建构筑物采用钢筋砼结构,主要设备采用碳钢防腐。设备刷环氧煤沥青。设备池内管道采用优质工程管道ABS,以确保整体使用寿命达三十年以上。
二、微动力污水处理其主要处理方法是:
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该设备具有占地小、成本低、易操作、维护方便等特点,其目的主要使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经该设备处理后达到用户要求的排放标准。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住宅区、饭店、宾馆、疗养院、学校、矿山、工厂等生活污水处理及类似的工业污水处理。
三、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微动力污水处理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与之类似的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其主要处理方法是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法,水质设计参数按一般生活污水水质设计计算,按BOD5平均2OOmg/l,出水BOD5按2Omg/l设计。
生活污水一体化装置主要有七部分组成:(1)调节池(2)缺氧池(3)生物接触氧化池(4)二沉池(5)消毒池(6)污泥池(7)风机房、自动控制柜。
(1)调节池,以调节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有效停留时间一般为8-10小时,调节池进口处设置格栅网箱,以拦截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2)缺氧池:缺氧池为脱氮处理而设置,经过格栅分离后的污水自流进缺氧池与接触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一II型填料作为反硝化细菌的载体,填料对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时间为2-3小时与前续工艺中的污泥池相结合形成 A/0法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脱磷、脱氮的目的。
(3)生物接触氧化池 共分三级,总生化时间6-8小时,采用组合型填料,该填料水流特性十分优越,该填料比表面积大,处理负荷达14kgBOD/m3.d是一般填料的5-10倍,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曝气,污水在生化池内不断循环,充分地与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触,达到有机物迅速降解作用。
(4)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进入大二沉池,二沉池设计表面负荷0.9-1.2m3/m2.d二沉水槽为升降式可调液位,齿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匀沉淀效果较好,二沉的污泥气提至污泥池。
(5)消毒池:按国家标准制作、消毒池停留时间为30分钟,消毒剂采用固体氯丸或漂白粉,一般一周投加一次。
(6)污泥他:经格栅拦截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进入污泥池,污泥池内设有污泥硝化系统,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7)风机房、自动控制柜:风机房单独设置,内装二台风机(罗茨风机),风机房和微机控制柜为一体,风机房出风管和设备进风管相连结,其距离不超过15米。
四、微动力污水处理特点:
1、全套设备可埋设于冻层以下或放置地上,设备上方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其他用地,不需要建房及采暖、保温。
2、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工艺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并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的适应 性强,耐冲击负荷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池中采用新型弹性立体填料,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易挂膜,脱膜,在同样有机物负荷条件下,对有机 物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氧在水中溶解度。
3、生化池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断,产泥量少,仅需3至6个月以上排一次泥(用粪车抽吸或脱水成泥饼外运)。
4、该微动力污水处理的除臭方式除采用常规高空排气,另配有土壤脱臭措施。
5、整个设备处理系统配有全自动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平时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只需适时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