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生化处理技术接触氧化法,主要是对生活污水和与之相类似的工业有机污水的处理,采用一体化设计,占地少,运行费用低,配备全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维护方便。
污水经格栅后进入水解酸化池(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出水经提升泵提升至厌氧生物池(兼氧池A),出水进入一级接触氧化池(0)生化后再进入二级接触氧化池(0)继续生化后,进入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后经加入消毒.剂后进入接触消毒池,经一定的接触时间后消毒出水即可达标排放。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说明: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设置液位控制器,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
后入流0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o级生物池分为两级,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 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氧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消毒后的清水用泵送入过滤器出水可用于浇花,冲厕等或外排。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 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设施:
(1)格栅井,设置目的: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 -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 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2)调节池,设置目的: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人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3)调节池提升水泵,设置目的: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4) A级生物处理池(缺氧池),设置目的:将污水进一一步混合, 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做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 0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5) O级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设置目的: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最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确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氣,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 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6)沉淀池,设置日的: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7)消毒池,设置目的:二沉池出水流入消毒池进行消毒,使出水水质符合卫生指标要求,合格外排。
(8)污泥池,设置目的:二沉池排泥定时排入污泥池,进行污泥浓缩,和好氧消化,污泥上清液回流排入调节池再处理,剩余污泥定期抽吸外运(每年二至三次)。
(9)风机,设置目的:供O级生化池、调节池充氧曝气,搅拌、和污泥提升、污泥消化。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原理特点:
(1)、由于污水净化系统采用技术密集度较高的工艺流程和内部结构,污染物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
(2)、运行微动力消耗,低噪声污染;
(3)、生物接触氧化基本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4)、由于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又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污水处理设备工艺安装要求:
1、根据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图与基础图,准备基础以安装平面图大小尺寸为准,做好混凝土底板,基础要求平均承压5t/m2,基础必须水平,并应在混凝土基础浇注保养期结束后才能进行安装,如设备安装在地坪以下,基础离地坪相对标高按图尺寸为准,同时四周挖掘宽度,长度必须离基础边线500mm以上,以便管道安装。
2、管道安装连接应该在设备就位时考虑好,设备就位时必须按说明书设备自重,配合吊车吨位大小,安装顺序按现场对照图就位,筒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互相间距必须正确。
3、根据安装图,连接管道,设备就位后连接管道用橡皮垫紧固好,使连接处不渗漏。